冯天瑜:“轴心文明”出现的六大原因

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不同文化圈的“轴心文明”何以在北纬30°上下同时产生?雅斯贝尔斯确实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历史学工作者,倒是不妨进一步做一点探讨。

第一点,高级农业的出现。农业文明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发展,迄今至少有1万多年了,“轴心时代”前后正值农业革命完成的时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农业、畜牧业产生之前,人类直接依赖天然物而生活,处在采集经济和渔猎经济阶段,而在包括畜牧业在内的农业文明发达以后,人类则对那些植物或动物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它们成为农作物和被人所掌控的牲畜,所以农业革命使得人类的历史大幅度地向前跨进了一步。需要注意,游牧文明也是农业文明的一个分支,因为他们养马也好、养牛也好,也还是属于畜牧业,不过由于他们生活无定,故而迁徙无定,长期的战争冲突也导致他们的生活方式破坏性很强,所以游牧文化中恐怕注定产生不了高水平的“轴心文明”——游牧民族中可以产生像成吉思汗这样的一代天骄,征服半个地球,却未必能产生伟大的思想家。所以,只有在以种植业为主的狭义农业下,人民拥有比较稳定的生活状态,文明才能够稳定发展,从而进入到“轴心时代”。人类的几大早期文明都广泛地使用青铜器或铁器等硬度大、延展性强的金属工具,在此基础上,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显著提高。由于生产力都较早地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所以在经济生活上完成了农业、手工业的分工,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等到这些分工比较精密的时候,“轴心时代”出现的条件就产生了。

第二点,高水平城市的出现。公元前六世纪前后的几百年,北半球这一带高水平城市的出现,与农业革命的完成直接相关。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交换的发展,导致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和城乡的分离。各种不同性质的城市(军事堡垒、政治中心、工商业中心,或兼具几者)在东地中海沿岸、南亚次大陆、东亚大陆竞相出现,如中国在战国时,仅韩国便“有城市之邑七十”(《战国策·赵策一》)。中国的“国”,其本义就是城市,到了“轴心时代”,城市不仅仅是军事中心、政治中心,也已经发展成了文化中心。这就是“轴心时代”“轴心文明”产生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在这个阶段,城市发展到比较高的水平,比如希腊的雅典,当时的政治家伯里克利把雅典称为“希腊的学校”,雅典同时也是巨大的图书馆,亚里士多德、希罗多德都曾长期居于此,是希腊诸哲生息之所。

中国当时齐国的首都临淄,因“稷下学宫”而形成千古闻名的文化中心,淳于髡、孟轲、邹衍、彭蒙、田骈、接子、慎到、宋钘、尹文、环渊、鲁仲连、荀况曾讲学论道于此,人称“稷下先生”。其他如鲁都曲阜、魏都大梁、楚都郢、赵都邯郸、秦都雍城等,也是政治、经济、军事重镇兼文化中心,是哲人聚会、文学游说之士论辩的所在。此外,希伯来的耶路撒冷是希伯来先知们的聚集地,《圣经》即修订于此。印度的华氏城是由阿育王组织的佛经第三次结集之处。总之,城邦作为文明的集结中心,构成智者荟萃、撰写与传播典籍的处所,为“轴心文明”的产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条件。

第三点,国家制度初步成熟。与城市的日渐发达紧密相连,“轴心时代”前后各大文明圈中的国家典章制度也应运而生,这也是“轴心时代”政治环境特色所在。当时已进入社会等级截然有别的阶段,国家典章制度初具规模。印度的种姓制度日益琐细苛严,以孔雀王朝为高峰的古代国家体系在此间形成;希腊的城邦国家崛起,寡头政治(以斯巴达为代表)与民主政治(以雅典为代表)在此间并存;中国的宗法封建制度以及君主政治,在这一时段基本成形。这些国家体制对于文明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前国家的原始民主记忆仍然鲜活,这二者的互动关系是“轴心时代”政治环境的特色所在。

第四点,专业文化人的诞生。“轴心时代”的一大进步,是专司文化事务的人群及其创制的记载文化事迹的文籍出现,与此同时,文化传播获得较便捷的手段。首先,由于剩余产品的日益丰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进一步明显,专职文化人脱颖而出。希伯来祭司,印度婆罗门和佛教僧侣,希腊哲人和剧作家,中国聚徒讲学、著书立说的“诸子”,便是这种以宗教活动、艺术创作或教育后生、整理典籍为职志的专业文化人。他们摆脱沉重的体力劳动的压力,从求生负担下得到解放,以“劳心”为务,专心致志,从事精神性创造,理性思考、历史反思、哲学玄想、艺术创作成为这部分人的特长和职业。其次,民族文字及修辞方式基本成熟,印度的梵文、巴利文,希伯来和希腊的拼音文字,中国的汉字及文言文,都在这一时期定型。而且,那时候各民族也都有了载籍材料,如纸草、牛羊皮、竹简、帛等。总之,著书立说的主观条件(学者的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和客观手段(文字、书写材料)大体齐备,学者们这时不仅产生了思想学说,而且“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墨子·明鬼下》)。人类第一批系统的典籍因此具备了诞生的条件。

第五点,文化传播的日益发达。随着车辆、舟楫等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以及商业活动和战争的进行,人们逐渐走出狭窄的天地,各区间人群交往增多,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孤立、静态的生活格局被打破,异质文化相互碰撞、彼此融会,波澜壮阔,蔚为大观。如中国有南北之学(老庄与孔孟)的交会,有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摄(以“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为典型事例);希伯来则躬逢巴比伦、埃及、波斯、亚述、迦南文化的聚会;印度处在本土哈拉巴文化与外来雅利安文化的碰撞,以及吠陀与反吠陀的论争之中;至于希腊文化,就像赵林教授说的,兼收埃及、巴比伦、波斯、亚述、腓尼基文化的恩泽,直接承接了埃及文化,又接续了腓尼基文化。腓尼基的拼音字母,就是被克里特岛乃至被整个爱琴海文明改造发展出来的,从而有了后来的拉丁字母,整个西方语言系统都是从这一路过来。另外,柏拉图的《理想国》也不是他一个人的空想,埃及的国家体制给他提供了很多素材。多种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选择、文化重组的机会,有可能形成“杂交优势”。所以在这个阶段,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交流手段的逐渐具备,文化传播、文化的交流碰撞构成了产生“轴心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六点,自由思想的充分发展。“轴心时代”是一个独断论尚未确立的时代,之前被神所支配的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自由思想得到鼓励,起码没有被严厉禁止。如印度在释迦牟尼出现前后,唯物论、怀疑论、感觉论、诡辩论、虚无论等思想流派竞相涌现,许多城邦国家的统治者对哲学论争颇感兴趣,从不迫害文人学士;希腊古典时期,众哲人纷纷创立学说,群贤毕至,相与论难,而希腊诸城邦提供了这种宽松活泼的学术环境;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还没有形成专制一统的政治体制,也没有形成一家独大的思想霸权,这个时候各种思想都在发展,且与诸侯们竞相变法相关联,“求士”之风大盛,所谓“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诸子之学“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汉书·艺文志》),儒、墨、道、法等学派蜂起,成一空前绝后的百家争鸣局面。这个是“轴心文明”产生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此外,当时的统治者都没有以哲学王自居,而是热衷于向这些士人学习。孟子到列国周游,梁惠王见了孟子就说:“老夫子你不远千里来了,你何以教我。”然后孟子侃侃而谈,完全把梁惠王当小学生来教育,梁惠王居然也洗耳恭听。他说:“你主张要行王道,我这人有毛病就是好货,我喜欢别人的财产。”孟子说:“你好货可以,但是你不要让天下的老百姓没饭吃,如果天下老百姓都没饭吃,你的货也保不住了。所以你要行王道。”然后梁惠王就说:“我还有毛病,我好色,后宫佳丽很多。”你看孟子多会说话,他不是批评梁惠王好货和好色,他说:“你好色可以,但是如果因为你好色,天下的老百姓都成了鳏夫。这个时候,你后宫的佳丽就要保不住。所以要行王道,行仁政。”在这个时期,有学识的人是真正的王者之师,王者也愿意听,这也是能产生出高水平的自由发展的思想的必要条件。

着眼于后世,情况则不同了,唐宋时期很多大文人都想当帝王之师,想“得君行道”,但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清代更是如此,像纪晓岚这么大学问的人,在乾隆皇帝面前一谈政治,马上就被呵斥,说你不过就是一个文学侍从而已。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轴心时代”,确实有这个条件。正是在这种思想相对自由、学术空气比较活跃的条件下,几大古文明才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作,在继承性的创新过程中产生了“轴心文明”。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雪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qtzy2014.com/gqtzy/4213.html

(0)
雪球网的头像雪球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上午10:16
下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上午10:17

相关推荐

  • 谢乃和:中国古典学“三大体系”构建之学理抉原

    摘要:古典学作为近代西方学术分科体系中的分支学科,传入中国后逐渐建制化和学科化。一方面,中华文明拥有自成一系、卷帙浩繁的古典,在目录学上虽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形式之别,但诸种品格浑然一体。另一方面,世界文明史上规律性的“文化复根”共有现象表明,中华古典及古典文明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源头活水。因此,基于清末以来中华古典知识体系被碎片式解构的学科现状,构建自…

    2025年7月6日
    600
  • 焦佩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历史观

    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因而蕴含着独特的历史观。基于群众史观,我们将人民视作历史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基于进步史观,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历史终结论,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基于和平史观,我们笃定“…

    2025年7月6日
    700
  • 周力:俄罗斯将分阶段运行数字卢布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世界:钱不需要再放在钱包或银行卡里,它存在于虚拟空间中,却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甚至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即时转移,并进行实实在在需要支付货币才能实现的各种消费,以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和个人的生活需要。这并非科幻小说,而是近在眼前甚至在某些国家已经部分实现的景象。目前,世界上130个国家央行都在酝酿开发本国数字货币平台,有些已经开始进行测…

    2025年7月6日
    600
  • 唐浩明:湖湘文化的精神底色

    对于湖湘文化的特点,人们有很多表述,如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坚忍不拔等。这些当然都是湖湘文化中有目共睹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在别的地域文化里也有明显的体现。比如一向被湖南人津津乐道的敢为人先,广东人似乎更认为这是岭南文化的最大亮点。又比如坚忍不拔,这又更像是我们整个民族的特性。所以,我们需要对湖湘文化的这些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认为,湖湘文化的这些特…

    2025年7月6日
    600
  • 张文喜:对智力平等的教育原则的哲学批判

    摘 要: 今天讨论的智力平等观与教育的本质不仅是一个哲学理论问题,更涉及教育实践上的现实议题。我们需要特别留意智力平等观跟现代社会对教育实践中平等要求的理解的偏差。强化智力平等确实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自然正当的理由,但须更加关注社会诸因素是如何异化并且成为智力不平等的原因,以及社会权力诸因素是如何被扭曲而偏离教育初衷的。我们希望通过对智力平等原则的二重性批判,以…

    2025年7月6日
    6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