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风:应该如何看待“资本家的劳动”?

吴易风:应该如何看待“资本家的劳动”?

  现在,不仅有的经济学家写文章说,私人企业主是劳动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而且有的私人企业主也亲自出马,说他们是劳动者,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者。既然如此,应该如何看待“资本家的劳动”问题,就有必要在这里说清楚。

这里说的“资本家的劳动”,不是雇佣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进行的那种劳动。作为处于与雇佣工人对立的地位的资本家,特征就在于不是自己从事劳动,而是驱使别人劳动,并无偿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

这里说的“资本家的劳动”,也不是受雇佣的工程师和科技人员在资本主义生产中所进行的那种劳动。作为资本家,即使他们当中有的曾经从事过科学技术工作,现在一般说来,则已经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继续从事这种工作,市场会向企业供给它所需要的各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这里说的“资本家的劳动”,是指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用他的部分时间从事企业的部分管理工作的活动,即“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

马克思把资本家和经理严格区分开来,认为“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而资本家则理所当然地被排除在生产劳动者之外。马克思时代的英国官方的工厂报告也都把资本家和其他劳动者看作是不同的范畴。马克思写道:“自然,所有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商品生产的人,从真正的工人到(有别于资本家的)经理、工程师,都属于生产劳动者的范围。正因为如此,最近的英国官方工厂报告‘十分明确地’把在工厂和工厂办事处就业的所有人员,除了工厂主本人以外,全都列入雇佣劳动者的范畴”。①

资本家对企业进行管理,包括监督和指挥,使管理成了资本的属性。与单纯的管理者不同,资本家之所以成为管理者,因为他是资本家。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家所以是资本家,并不是因为他是工业的领导人,相反,他所以成为工业的司令官,因为他是资本家。工业上的最高权力成了资本的属性”。②

资本家的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种管理是由社会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并属于社会劳动过程的一种特殊职能;另一方面,这种管理是剥削社会劳动过程的职能。这种管理之所以具有二重性,原因在于被管理的社会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二重性:一方面,这个过程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这个过程是资本的价值增殖过程。社会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同雇佣工人相对立的规模巨大的生产资料的合理使用,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之间的对抗,都产生了监督和指挥的必要性,产生了管理的必要性。这就决定了在资本主义特定发展阶段上资本家有必要担负这种职能。资本家的管理的二重性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正如马克思所说:“监督和指挥的劳动,只要由对立的性质,由资本对劳动的统治产生,因而为一切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共有,那末,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劳动也是直接地和不可分离地同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交给单个人作为特殊劳动去完成的生产职能,结合在一起的。”③

说到这里,就不难明白,为什么马克思从来不因为资本家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担负管理职能而一般地认为资本家是劳动者,马克思强调的是:资本家进行的这种“劳动”,实质是“他为进行剥削而亲自花费必要气力”;资本家这种“劳动者”,实质“不过是作为资本家的劳动者,即作为对别人劳动的剥削者的劳动者。”④

吴易风:应该如何看待“资本家的劳动”?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明白,为什么马克思对把企业主收入说成是“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的“工资”的庸俗经济学观点始终采取严肃的批判态度。说到资本家的监督或管理,这里就有必要弄清楚“监督工资”或“管理工资”。在经济思想史上,庸俗经济学家总是力图混淆企业主收入和监督工资或管理工资。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这种混淆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这种混淆“最初是由于利润超过利息的余额所采取的同利息相对立的形式造成的。由于一种辩护的意图,即不把利润解释为剩余价值即无酬劳动,而把它解释为资本家自己所做的劳动取得的工资,这种混淆就进一步发展了。”⑤退一步说,即使承认企业主收入中有一部分是“监督工资”或“管理工资”,这个部分在巨额的企业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也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不可能改变企业主收入的剥削性质。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理阶层的形成,监督工资或管理工资越来越具有确定的水平和确定的市场价格,因而可以更准确地计算出这个部分在企业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可以更清楚地认识企业主收入的剥削性质。马克思还研究了资本主义股份制企业中董事和监事的“管理工资”的实质,他指出:“在实际的经理之外并在他们之上,出现了一批董事和监事。对这些董事和监事来说,管理和监督实际上不过是掠夺股东、发财致富的一个借口而已。”⑥

包括监督和指挥在内的资本家的管理,并非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切阶段上都始终存在并且都始终不可代替。事实上,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包括监督和指挥在内的管理,就无须资本家亲自担任了。正像起初资本家在自己的资本数量达到资本主义生产所需最低限额时就摆脱体力劳动一样,当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资本家就可以把直接监督工人的职能交给特种雇佣工人去完成;当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时,资本家就可以把直接管理企业的职能交给雇来的经理们去完成,只是他本人这时还要对这些经理们进行某种管理;在企业规模进一步发展时,资本家就可以把管理这些经理们的职能交给雇来的总经理去完成;当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分离时,资本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处于再生产过程外的货币资本家,一部分是处于再生产过程内的职能资本家。这时,如果说处于再生产过程内的职能资本家还有存在的必要的话,那么处于再生产过程外的货币资本家已经成为单纯的资本所有者,即单纯的食利者,他们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来说将成为多余的人;当资本主义企业采取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时,资本所有权和资本使用权进一步分离,这时不仅资本所有者转化为单纯的资本所有者,即单纯的食利者,而且职能资本家已经可以被单纯的经理,即别人的资本的管理者所取代,这时资本所有者即货币资本家和资本使用者即职能资本家都将成为多余的人,因为他们都已经成为同再生产过程完全无关的人。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资本主义的发展会使资本家被认为是多余的人,就像大地主被资本家认为是多余的人一样。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雪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qtzy2014.com/gqtzy/4195.html

(0)
雪球网的头像雪球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上午10:09
下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上午10:12

相关推荐

  • 蒋祖慧:我和我的母亲丁玲

      蒋祖慧,女,1934年10月生,湖南常德人,著名作家丁玲之女,芭蕾舞表演艺术家,一级编导,中央芭蕾舞团原副团长。1949年到平壤崔承喜舞蹈研究所学习,1950年成为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舞蹈演员。1956年被选送到莫斯科国立戏剧学院舞剧编导系学习。1961年被分配到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现中央芭蕾舞团),成为专业编导。1964年,担任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

    2025年7月6日
    600
  • 林美茂:基于文本叙事的“中国哲学”探索——明治学界“中国哲学史”讲述范式的确立

    【内容摘要】 在明治日本,关于“中国哲学史”讲述范式自内田周平等开始,从井上哲次郎所采用中西哲学的“比较阐述”方法,转向立足于先秦诸子的“文本叙事”的建构路径,成为此后学界中国传统学术近代话语转换的主流范式,随着松本文三郎、远藤隆吉《中国哲学史》论著的相继问世,“中国哲学”乃至“中国哲学史”这门近代学科,在 19 世纪末的日本基本成型,直接影响了 20 世纪…

    2025年7月6日
    800
  • 张文木:关于西方伪史,恩格斯是这样说的

      恩格斯在批评资产阶级史学时曾尖锐指出:“资产阶级把一切都变成商品,对历史学也是如此。资产阶级的本性,它生存的条件,就是要伪造一切商品,因而也要伪造历史,伪造得最符合于资产阶级利益的历史著作,所获得的报酬也最多。”[1]恩格斯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英国,恩格斯这句话对于后人理解包括汤因比历史学在内的英国的学术,是有益的。 关于宗教的历史,恩格斯又补充说: 从…

    2025年7月6日
    7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