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也谈香港应该建立谁的铜像?

“国家认同不仅是文化上的,更是政治上的——并且首先是政治上的。”

01

日前,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提议:将香港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公园等带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地点改名,并移走维多利亚女王铜像,换成林则徐像。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强烈支持,认为这是对香港殖民历史的清算;

也有人表示担忧,遮遮掩掩地说,改名会割裂城市的历史记忆,可能会引发诸多问题。

1.jpg

在我看来,何议员的建议完全正确。

香港早就应该着手去殖民化的工作了,即便今天立即开始做,实际上也已经晚了将近30年。

二十世纪以来,在苏联十月革命和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胜利影响下,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殖民地、半殖民地独立、解放运动的高潮。

那些获得了独立的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以及曾经经历过殖民统治,最终获得解放的地区,无一例外的都会立即开始去殖民化的工作——包括修改地名,恢复本民族语言的主体地位,用民族英雄的形象取代殖民者、征服者的形象,等等。

去殖民化的工作是绝对必要的,因为这涉及到政治、文化、与心理认同问题。

去殖民化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我是谁?我属于是?我应该效忠于谁?等等,都是性命攸关,至关重要的问题。

以香港为例。

香港回归后,香港公民就不再是大英帝国的子民了,也不应该继续效忠英国女王、国王。

回归后的香港公民,是香港人,更是中国人,所以应该效忠香港特别行政区,效忠中华人民共和国。

2.jpg

但是,这些以英国君主的名字命名,带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地标,还在时时刻刻地提醒香港人:你是大英帝国的子民,曾经的殖民统治才是“正统”。

这种错乱,导致相当一部分香港居民在身份认同上的困惑,陷入撕裂与痛苦,甚至成为2019年黑暴运动的深层诱因。

此外,香港是中国的一座城市,应该具有中国气质,到处都是英国君主的名字,也是荒诞的,不伦不类的。

02‍

何君尧议员在发言中强调,以中华文化元素重铸地名,增强香港社会的国家认同。

这一建议是正确的,但还不够。

因为国家认同不仅是文化上的,更是政治上的——并且首先是政治上的。

3.jpg

香港并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文化中国”的一部分,也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历史中国”的一部分,而是一个现实的、具体的“政治中国”的一部分。

简言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香港公民认同的对象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因此,“重铸地名”考虑“中华文化元素”是必要的,但一些重要的标志性地标,如政府前的道路、广场等,则应该具有“新中国文化元素”,比如“人民大道”、“新华广场”、“解放大街”,等等,这里就不提更加具体的建议了。

4.jpg

何议员提出,用林则徐铜像取代维多利亚女王铜像,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创意。

林则徐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抵抗英国侵略的民族英雄,但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他只能怒目苍天,空怀壮志,以被流放新疆告终,香港也被割让。

把林则徐的铜像安置在香港,可以说对历史错误的一种纠正,更是对爱国者的一种告慰。

不过,香港更应该在核心、醒目的位置,庄重地树立一尊毛泽东主席的铜像!

5.jpg

毛主席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新中国的象征,毛主席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才终结了中华民族百年屈辱的历史。

所以,毛主席来到香港,才意味着香港从政治到文化的全面回归,才意味着香港去殖民化的基本成功。

文章来源于网络。发布者:雪球网,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gqtzy2014.com/gqtzy/4081.html

(0)
雪球网的头像雪球网
上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上午9:57
下一篇 2025年7月6日 上午10:01

相关推荐

  • 周忠:伏羲图腾下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

      龙脉永续 民族自信 ——伏羲图腾下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实证 周 忠 在陇右天水,伏羲庙朱甍碧瓦间,三十七株古柏静立如仪,其中一株唐槐已守望大地一千三百年。2024年秋,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先天殿前,抚过明代伏羲圣像,郑重嘱托:“要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好,让祖先的智慧和创造永励后人。” 这座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的庙宇,早已超越地域界限,成为全球华…

    2025年7月6日
    400
  • 罗李:教育强国战略视域下教师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教育作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1]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5年1月发布《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系统擘画了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战略任务和实施路径,并明确了教育数字化作为发展新赛道和新优势的战略地位。[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性…

    2025年7月6日
    300
  • 余云辉:追忆恩师陈征教授

    陈征教授 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全国“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获得者,“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获得者,在过完党的104岁生日的第二天晚上八点零五分,刷完牙像往常一样准备休息,然后平静安详地离开了世界,享年98岁。 1991年我十分荣幸成为陈征教授的首届博士研究生。虽然面试时我才第一次见到陈征教授,但是早在八十年代初进入吉林大学经济系…

    2025年7月6日
    200
  • 兰斌强:沈逸与蔡正元隔空PK凸显两人的格局与差距

      兰斌强蔡正元的视频我剪接只放了前面一部分,因为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台湾名嘴的臭味,且若对台湾名嘴和台湾社会不了解的朋友很容易被他的话洗脑带偏。这场隔空PK凸显了两人的格局与差距: 1、蔡正元除了表现出台湾名嘴一贯的发怒、诅咒、强词夺理、刺激对手的情绪发泄外,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的观点。可归纳为一句话:叫骂发泄一通了事。 2、沈逸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

    2025年7月6日
    2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